2026普锐斯 VS 老司机偏见:这台混动车比你想象中快得多
丰田普锐斯。或许全世界没有哪款车比它在车迷心中的名声更差了。普锐斯的问世标志着电动/混合动力时代的开始,因为它是当时市面上第一款主流车型。名人纷纷涌入,对它赞不绝口,而对普锐斯则嗤之以鼻。
丰田普锐斯。或许全世界没有哪款车比它在车迷心中的名声更差了。普锐斯的问世标志着电动/混合动力时代的开始,因为它是当时市面上第一款主流车型。名人纷纷涌入,对它赞不绝口,而对普锐斯则嗤之以鼻。
现在国产车的竞争太激烈了,连那些看起来粗犷的硬派越野车,也都开始卷起来了,不仅冰箱彩电大沙发都安排上,甚至智能驾驶辅助也不落下,让你舒舒服服地去探索远方。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,看看它们是怎么做到里子面子全都要的。
那事说起来真让人头疼,前两天我表弟在4S店差点气死。他说想买辆省油的,结果 sales 一套接一套,什么零排放啊超节能啊,听得人耳朵都冒烟。最后他蹲在路边啃煎饼,直说“算了算了,回老家蹬三轮算了”。这年头买车,光听厂商说话准得踩坑。
钥匙插入的瞬间,天还没亮透。小区地库里昏黄的灯光,把银河L7 EM-i的银灰色外壳照得像新剥壳的鸡蛋。四岁的儿子迷迷糊糊地被抱进后排,校服褶皱着,拎着一只小恐龙书包。人还没踏入早高峰,副驾的油表指针就开始抢跑似的下坠。一脚油门,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像打雷,孩子一
最近我朋友老王想换辆家用SUV,纠结得不行。他家在河北廊坊上班,每天上下班得跑八九十公里。听说丰田陆放出了新款,赶紧凑过去看。经销商说现在能便宜四万多,落地大概27万出头,比汉兰达便宜够买辆车险了。要我说啊,这价格确实是占便宜,但买车跟相亲似的,得先看自己合不
10月28日,smart精灵#5 EHD正式上市,共推出4款车型,官方指导价为18.99万-23.99万元,限时到手价16.99万-21.99万元。作为smart品牌的首款混动车型,新车定位中型SUV,采用1.5T插混动力系统,CLTC纯电续航里程达252km
不是新能源取代燃油车,而是三种动力系统——纯电、混动、高效燃油——正在并肩前行,各自在不同的场景里赢得生存空间。
新能源车越来越多,大家都在放弃发动机了,真的吗,好像也不是,插电混动车还得用呢,空间还是挺大的,有人觉得奇瑞疯了,还在搞发动机,不过也说不准,也许人家是对的。
前阵子网上炸锅了,长城那个老魏说他们家的混动车要是电池坏了也不用慌,换个小电池照样能跑。这话说出来可不得了,立马有主播跳出来呛声:“放屁!根本不可能!”大家伙儿都在想,这到底是咋回事,难道真有这么神奇的技术?
在现代商业社会中,某些产品的早期销量数据,会超越其商业本身,成为一种引人瞩目的社会文化现象。领克10EM-P上市首月即实现第10000台整车下线,便是这样一个现象。它标志着这款车在极短的时间内,成功跨越了从“被知晓”到“被广泛接纳”的关键门槛。这一万辆车的交付
根据新规,购车补贴将严格限制车辆价格和购买者收入:仅售价低于4.5万欧元的纯电动车可享补贴,最高金额达4000欧元(约合人民币3.32万元),较此前6.5万欧元的价格上限大幅收紧。此外,补贴首次覆盖二手电动车,但具体细则尚未公布。
买车,尤其是第一台车,总让人纠结。预算七万左右,要省油、要安全、要智能,还希望它够体面——是不是要求太多了?但偏偏有这么一辆车,它能实现。它就风云A8。
编前:近日,美国、英国、法国、西班牙、日本、印度、巴西、俄罗斯等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陆续公布了今年9月及前三季度新车销量数据。整体来看,除了俄罗斯大幅下滑外,其他主要市场均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。背后驱动力各不相同,美国受益于电动汽车补贴到期前的抢购潮,印度依靠税改
想入手混动车享受购置税减免?2026年起得先过“100公里续航”这关!工信部等三部门明确,插电式(含增程式)混合动力乘用车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,纯电动车百公里电耗也不能高于强制性国家标准。政策翻译机帮你解读。
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纠结。家里用车有三个硬指标:不掉链子,开起来不顿挫,下雪结冰也能稳当走。可大伙总被厂家宣传的排量参数绕晕,觉得数字大的肯定好使。其实买错了才发现,关键要看变速箱怎么设计。
瑶光 C-DM 寰球版正式上市,近距离接触实车,整体感受比之前看参数表时具体。远远望去,这款车的 “亚特兰蒂斯光之美学” 设计语言有辨识度,试驾的黑白双色车型搭配黑化 A/B/C 柱,悬浮车顶的视觉效果突出,比常见的单色 SUV 多了些灵动气息。走近后细节也清
当smart精灵#5 EHD把插混车价格拉到20万以内,原本被比亚迪、领克垄断的中型SUV市场突然炸开了锅。这款车不仅用4.4L/100km的馈电油耗刷新行业认知,更把激光雷达、双Orin X芯片这些百万级配置塞进20万级市场。但最让人意外的,是它用“时空胶囊
说实话,很多人都听说过“混合动力车是一种过渡,燃油车是要被取代的”,但真正选择的时候,很多人都会被“怕电池坏”和“燃油车更容易”所困扰……今天,我就给你讲一个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话题,都是我和汽车行里的朋友和老车主们分享的,虽然和网络上的“标准答案”不同,但都是实
打开社交平台,满屏都是劝人别买混动的帖子,“智商税”“落后技术”“脱裤子放屁”的骂声随处可见,甚至“避雷混动”都成了赚流量的密码。
最近网上老有人问比亚迪为什么不造纯电续航300公里的插混车。我去论坛看过,评论区天天有人骂,说比亚迪明明有技术有电池厂就是不肯做。上周去车展时还听见一哥们儿对着比亚迪展台喊:“你这不是放卫星装样子吗?”销售员只能不停重复“这不是产品规划问题”。